社会与家庭共同塑造了新一代的“啃老族”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怡教授认为,是社会与家庭共同塑造了这一代“啃老族”。“如果认真考察这些‘啃老族’的若干个体,就会发现,他们很多是大学生、海归族,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正由于此,眼界更高,虚荣心更强,身价放不下,还是选择‘啃老’。与普通劳动者相比较,‘啃老’似乎还是更加有脸面的,因为它毕竟给人一种悬而未决、蓄势待发的错觉。父母与孩子在此达成一种契合,‘啃老’双方愿打愿挨,和谐共处。”
此外,周教授还认为,溺爱孩子而造成心理成长“社会化”过程的延迟或停滞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父母与孩子的依赖关系,形成独生子女新的家庭隐患和社会隐患,以至于影响到孩子后来的恋爱结婚,独立家庭的建立。所以,‘啃老’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心理问题。”
对于这种所谓的“啃老族”,许多人会责难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但周教授认为,实际上,孩子只是家庭与社会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木已成舟,他们无法摆脱这样的现实。本报实习生 武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