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82.9%人称“领导”最不能接受批评 习惯听假话

时间:2011-09-22 13: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艾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真正的批评是指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改正意见,意在“治病救人”。可在眼下,批评这个词的含义正在被扭曲,很多人将批评等同于诽谤、指责、埋怨甚至辱骂。

  为什么人们不习惯接受批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习惯接受批评?受访者给出的三大原因依次是:“现代社会真话少,假话多,很多人听习惯了”(73.1%);“中国人面子观念太强”(67.7%);“现代人防卫心太重,老视批评为别有用心”(54.2%)。

  在湖南女子学院副校级督学蒋璟萍教授看来,批评之所以不受欢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批评有时可能伤及自尊,所以基本没人天生就爱接受批评;其次,中国社会“面子文化”深厚,大家推崇“和气生财”、“明哲保身”,这种情况下,即使很多批评本身不无道理,也会遭到排斥。

  艾君指出,在当下社会,很多人眼里只有个人利益,并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是非判断标准。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不由自主地用最大恶意揣测别人的批评。

  “‘身正才能正人’,当下很多人却把批评当做攻击异己、打击报复、自我炒作的手段,经常以编造事实、人身攻击等方式批评别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扭曲了批评的意义。”艾君说。

  如何走出关于批评的恶性循环?

  调查中,94.6%的受访者确认,平时在批评他人时遇到过对方的抵触。其中,16.4%的人表示“总是会遇到”。

分享到: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