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花贩都知道,在我们这儿卖不出去。”该校党支部书记沈德茜老师说。
在许多人感叹教师节送礼的社会风气已经根植到每位家长心里的时候,今年教师节前,一些学校和教师用公告和网络发帖的方式呼吁拒收礼品,保持教师这一职业的纯洁高贵。还有教师表示,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受害者,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公开表示拒绝收礼,接受社会监督。
“尊敬老师请从不送礼开始”
打一小学的《告家长书》不仅贴在校门口,还发到了每位家长的手中。信中写道:“孩子的点滴进步和家长满意的微笑就是我们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礼物。我们敬请您配合学校的一贯要求:不要送任何礼物与礼品,包括购买贺卡、鲜花等。 ”
沈德茜告诉记者,每年教师节前,该校都要发布这样的公告,至今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我们每年都发一遍,一是告知新生家长,学校有这样的规定。二是提醒其他年级的家长,学校有这样的传统。”
因此,她对今年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觉得有些奇怪,她猜测:“可能社会太需要清正、廉洁、高尚、奉献的师德典范了。”
沈老师这样解释打一小学此举的初衷:“一是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良好的形象是传道授业的前提。二是为了防止学生们的攀比心理,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有的孩子看别人送了一束花,自己要送五束,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