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籽言:不管爱情故事是不是真的,看得出来在老人的心里面始终还保留着当年那份青涩的爱情……虽然风风雨雨几十年他过得十分清贫,但正如楼上所说,这么多年他是孤独的,但并不寂寞。他的晚年寄托是免费为同学们送信,看得出来这件事情让他感到很充实……
评论
面对杨忠渭的故事
不虚妄也不悲观
林波 成都晚报评论员
“我知道,思念这庸俗的字眼,将如阳光下的黑影,我逃他追,我追他逃,一辈子……”这样忧伤、曼妙的情话,出自电影《海角七号》中的那七封情书。
在我们关于杨忠渭的报道刊发之前,相信会有无数的人,希望老人某一天真的能收到这样一封充满思念、浓情的书信,在一个真爱稀缺的时代,我们对这样的故事,一直带着强烈的渴望、期许,有时甚至到了饥渴的状态。所以,杨忠渭的故事才会被高速、密集地传播,被热烈、持久地围观,并让人动容、感叹,无非是这个故事里的某些元素,比如他对爱情的执着、坚守,恰恰是这个时代所匮乏的,是人心向往的。
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焦虑、纠结、困顿,似乎可以在这样的故事中得到释放、消解、转化。所以,这样的故事,容易转手、传播、复制、放大、变形。故事从每一个人手上和嘴上经过,就会被又一次创作,创作者个人的爱憎、趣味、价值观,以添加或删除一些细节甚至情节的方式得以注入、呈现、传递。但在多数时候,这些人并没有恶意,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他都会本能地放大一个事件中他以为美好、可贵、值得张扬的那一部分,目的是让其更具感染力和渗透力。就像王功权私奔时,许多人喜形于色,“我又相信爱情了!”但王功权也好,杨忠渭也好,他们那些最初艳丽、动人的遭遇、过往,当一切尘埃落定,也就如红玫瑰变成了蚊子血,这才是一地鸡毛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