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重新审核,陈方清取消了15名“假穷人”的受助资格,替换并补充成19名货真价实的贫困大学生。
由于各所大学开学在即,要走遍万源市52个乡镇发红包已经来不及了。8月21日,陈方清决定剩下的红包由市工商联的工作人员到各个片区集中发放。
“我只有一个要求,我辛辛苦苦攒起来钱一定要用到确实需要帮助的人身上。”陈方清说。
记者手记:
2011年1月25日,在万源市采访冰雪灾害的记者偶然了解到陈方清10年扶贫济困近500万的情况,随后对其进行了采访。那一次的采访,几乎是在记者“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才顺利完成的。陈方清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报恩”,因为他当年就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走出贫困,然后渐渐有了今天的成就。他能随口说出一连串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名字,还委托记者帮助寻找一名失去联系的恩人。
时隔半年之后,陈方清再次走进记者的视线,这一次是因为他给百名大学生发放30万红包。接到读者爆料之后,记者第一时间和陈方清取得了联系,但他仍然断然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记者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人真的只是在默默的奉献着,而不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广为人知。记者认为,他们的这种低调,或许是一种美德。但是,这种低调,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却可能是一种“罪过”。
说服陈方清接受采访,真是“难于上青天”。记者在对其表示敬意的同时,也希望“陈方清们”下一次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媒体对好人好事的报道,并不仅仅是对个案的宣传,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之、参与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记者 靳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