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任的市工商联主席,陈方清想到了“假公济私”:利用全市52个乡镇商会去了解当地的贫困生情况,然后“择贫”上报,所需资金全部由自己个人掏腰包。
6月22日,万源市工商联发出《关于开展“光彩助学、学子圆梦”公益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商会深入基层,“关爱贫困大学生,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失学。各商会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切实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详细掌握好每一个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向市工商联申报助学资助。”
8月初,各商会摸底情况汇总到万源市工商联,名单显示有98名贫困大学生亟待资助,一共需要30余万元人民币才能解决他们的入学难。
挨家挨户发红包 发现多名“假穷人”
8月中旬,陈方清带着家人,按照各商会提供的名单,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发红包。
家住万源市魏家乡石坝村的许士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但因母亲早逝父亲多病,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他姐姐在四川文理学院读书,假期都到广东一带打工挣学费,就算回家也没地方住宿;他妹妹年仅10岁,却愿意放弃自己读书的机会来支持哥哥上大学。陈方清到他家的时候,许士兴已经到西安一家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去了。听乡亲们介绍了许士兴的情况,陈方清热泪盈眶,当即拿出一万元交给许父,并表示今后将承担许士兴上学的所有费用,直至其大学毕业。
“很多贫困生家贫志坚、孝顺父母,他们很让我感动,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他们完成学业。”谈到许士兴等人,陈方清感慨不已。
但也有一些情况令他非常生气。在好几个乡镇,陈方清发现名单上的“贫困生”家境甚好,“住的是洋房,有各种现代化家具,日子过得比我都还安逸,”陈方清深感受伤:“这种事情都有人造假,我硬是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