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 专家解读极端天气现象

时间:2011-06-10 09:00   来源:新华网

图表:长江中下游频繁多雨谨防旱涝急转 新华社发

  6月3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迎来了较强降雨过程。鄱阳湖、洞庭湖水系主要河流水位普遍上涨,赣、湘、黔、闽等省份有1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湖北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正洪认为,“旱涝急转”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之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气象专家介绍说,长江中下游过去也发生过“旱涝急转”现象,其程度没有这次的剧烈,短时间内这么多地区由望天“喊”渴到暴雨成灾,可谓历史上罕见。

  江西省防办负责人证实,过去这一区域“旱涝急转”范围较小,大多发生在伏秋旱之后,涝灾也不大。这次“旱涝急转”涉及整个流域性范围,几天内几个省从流域性大旱急转大涝。

  生态保护与管理的多重警示

  生态专家认为,尽管“旱涝急转”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但这种极端天气现象,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域生态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多方面的警示。

  一是流域水资源调控难度较大,需要统筹解决。资料显示,长江流域已建水库4万多座,已建和在建水电站2400多座。这些水库和电站分布在不同的河段和行政区域,管理部门各不相同。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负责人说,一些工程仅考虑各自经济利益,蓄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不加强统一调度,将对长江中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产生较严重影响。

分享到: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