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小学生调查鲜蘑被漂白续:大学机构要求公开信息

时间:2010-12-01 08:44   来源:新京报

  对话

  “我只是把实验结果如实反馈出来”

  做调查学生张皓称系根据四川地方标准《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进行实验

  新京报: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做这个调查的?

  张皓:是受妈妈的启发。有一天在餐馆吃饭,妈妈说不让我吃蘑菇,说是在网上看到“成都食用菌添加荧光增白剂被销毁”,我就产生了想调查的想法。

  新京报:做这个调查用了多长时间?

  张皓:我从今年2月份开始进行,大概用了半年时间。先是查资料,然后与辅导老师确定研究方向。

  新京报:这个调查的实验是你自己动手做的吗?

  张皓: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博士指导我如何使用相关专业仪器,我自己动手操作的。

  新京报:实验大概花费了多少资金?

  张皓:一共下来400多元,其中200多元去超市、市场买了做实验的各种菌类,另外100多元买了1公斤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在北京买不到,还是我爸爸去南京出差时帮我买的。

  新京报:你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张皓:一是为了验证妈妈说的话对不对,看看蘑菇里是否真的有荧光增白剂,二是想提醒市民对这件事有个警惕性。

  新京报:工商觉得你就是一个小学生,认为你的实验不具有科学性、权威性。

  张皓: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什么科研机构,这只是我作为学生的一个科学探索。我做这个调查参照了四川省公布的地方标准DB51/T907-2009《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是按照规定步骤一步步完成的,我只是把实验结果如实反馈出来。

编辑:许莉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