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突发病治疗费难倒一家人
祸不单行。患有精神病15年长期自闭在家的姐姐,近日却突然离家,被民警送回时,她全身发紫,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医院随后通知小梅,发现她姐姐已有多项并发症且会危及性命,要立刻送入专门的监护病房救治。此次送院,短短9天的住院治疗,开销就达到1万多元。短期急救及后续的康复治疗相关费用,实在难倒了一家人。
小梅的姐姐没有办过医保,这意味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的费用对小梅来说简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重担。小梅想尽一切办法帮姐姐办理医保和残疾补助。但对于小梅来说,给姐姐办理精神残疾证明仍是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难题,有了残疾证明,医保报销的比例会高很多,而且本来姐姐还可以办因病提前退休,但要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又需要残疾证明。此外,有了残疾证明,对姐姐丧失部分或全部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鉴定也会容易许多。
未达低保标准无法获得援助
三母女的困境,得到众多有心人的关注。近日,经过媒体报道后,广州市民政局、越秀区民政局、广州市慈善会、越秀区慈善会相关负责人来到小梅家进行慰问,而此前,劳动部门在了解情况后,也已办好小梅姐姐的失业证明。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梅父母亲的同事朋友、小梅的同学朋友等,通过各种方式对小梅家进行慰问,或提供捐助。
尽管目前困难在一点一点被解决,但对于这个苦难的家庭来说,短期暂时的援助并不能解决问题,被长期稳定的社会援助体系接纳,才能更好地帮助小梅一家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然而记者获知,由于小梅母亲每月的教师退休金有4000元,算下来一家三母女的人均月收入也过千元,未达到低保标准。
对于小梅来说,目前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够尽快解决姐姐的特殊医保、精神残疾鉴定和后续社会救济,帮助她们全家走出困境。
脆弱“夹心层”呼唤社会援助体系
在记者的采访印象中,小梅是个坚强自信的女子。尽管自身长期患病,又面对诸多不幸,却从未向记者抱怨命运的不公,并将自己孱弱的肩膀当成这个不幸家庭的顶梁柱,10年来勇敢而努力地面对一切生活的挑战。
在为小梅的坚强勇敢而感动的同时,记者也为小梅一家的遭遇感叹不已。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夹心层”,虽然名义收入不算绝对低收入,但小梅一家的实际情况却比一些困难家庭为甚。在苦难面前,社会援助体系的资源投入难以向她们提供更多的倾斜。如果社会关怀和援助系统能更多地介入,为小梅一家分担多一些,这一家三母女,也能在这人生风雨中更好地迎接挑战。 (记者李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