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谷景区大门口一片萧条。
桫椤谷败在哪里?
市民:强迫旅游受到抵触
时至今日,桫椤谷风景区虽关门退市4年多,然而自贡市民一提及它,便会勾起一段伤心的回忆。
10年前,为捧红桫椤谷景区,自贡市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强令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认购30万张桫椤谷的门票。
“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但前提是自愿。哪有政府强卖门票,30万人被旅游之理?”对桫椤谷可谓知根知底的旅游专家王先生坦言:“桫椤谷之所以死得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违背了旅游自愿的经济规律,必遭规律的惩罚。”
旅行社:先天不足没卖相
本地旅行社,为何不力推桫椤谷线路?
自贡某旅行社负责人说,桫椤谷的开发,投资决策上本身就是失误的。
荣县桫椤谷先天不足,在川南及周边不具备唯一性,且辐射的旅游半径太小;景区的后期投资和宣传不足,太过单一的旅游品种,很难吸引和留住游客,没有卖相。“谁推桫椤谷线路,谁就在自讨苦吃。”
专家:用地产理念搞景区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副教授吴晓东认为,桫椤谷在后期的开发、管理和经营中,严重违背了旅游经济规律。
“政府把它当成一项政绩工程,动用行政手段却好心帮了倒忙。不懂旅游的投资企业,也把桫椤谷当成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对景区缺乏整体长远规划,只求短期利益或压根就没打算长期经营景区。”
吴晓东毫不客气地指出:“对桫椤谷这个自贡唯一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在双方均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旅游局:开发受诸多限制
自贡旅游局副局长陶瑞钢认为,桫椤谷景区开发项目失败的原因在于:
桫椤谷的开发,当时作为自贡市打造“恐龙王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主题项目未能及时跟上,导致桫椤谷“孤军作战”。
交通方面,景区离自贡和荣县都比较远,路况弯道多,线型差,又无公交车,交通不便。
桫椤谷可供游客参与的项目单一,留不住游客。
桫椤谷地势低洼潮湿,一到夏天,景区内的气温反比外面更闷热,游客一身是汗,怨声载道。“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桫椤谷走到了今天。”
关于桫椤谷的未来,陶瑞钢表示,目前自贡旅游正实施两大工程——盐卤基地建设,结合恐龙为主题的休闲旅游项目开发。“随着政府的倾力打造,与恐龙主题配套的桫椤谷景区,可能迎来一次复苏机会。”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文/图 记者 杨元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