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北京公租房将建产业化住宅 首批初步定16万平方米

时间:2010-05-24 07:46   来源:北京日报

  成本高出20%成“瓶颈”

  

  

  应用预制板工艺进行的室内装修。上图为施工中,下图为施工完成后。

  目前,北京只有个别项目采用产业化的方式建设房屋。产业化的方式既节能又环保,为什么开发商不愿意呢?“在住宅产业化全面推广之前,开发商的土建成本要比采用传统方式增加20%左右。”李禄荣一语中的。

  “成本高与产业链不成熟是最大的挑战。”万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制作构件的钢模为例,其成本远高于木材。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力成本相对低廉,推行住宅产业化后,每平方米的造价比传统方式反而高出350元至500元,按万科一年500万平方米的开发量计算,将会增加20亿元左右的开销。

  产业化住宅模式要大规模推广,寻找能够符合要求的部件制造工厂也是要克服的难题。比如,为了顺应住宅产业化的需要,日本钢筋的头都是做成螺丝形的,而中国则没有厂家做这样的产品。

  为了鼓励开发商采用产业化的方式建造住宅,今年3月底,北京发布《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发单位申请采用产业化建造方式,将在原规划的建筑面积基础上,奖励一定数量的建筑面积,奖励面积总和不超过实施产业化的各单体规划建筑面积之和的3%。对于奖励部分的建筑面积,开发商要按照政府审定的楼面毛地价,缴纳土地价款。

  “3%建筑面积的奖励力度不小,但和20%的土建成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申请住宅产业化优惠政策的开发商还很少,房山长阳项目有望成为本市第一个享受这一政策的住宅项目。

编辑:马丰军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