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从“稳”字看中国经济年中基本面

2017年07月12日 14:04:07  来源:新华社
字号:    

  大河有水小河满。和上达一样,不少企业正从中国经济改革创新、需求升级的大潮中获益。实体兴则经济旺。中国经济的良好势头,也正是源于改革释放红利、激发微观活力。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没有沿袭过度投资、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而是通过改革创新持续调整经济结构。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创业创新,正是今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之举。

  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有序——

  截至5月底,钢煤去产能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4.8%和65%;商品房待售面积5月末同比下降8.5%;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前五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2元,同比减少0.04元;生态环保、农业、水利等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简政放权改革持续深化——

  作为本届政府的“先手棋”,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有效优化市场环境。7月1日起,国务院新一批减税降费举措落地,至此政府兑现了2017年为企业减负1万亿元的承诺,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创业创新蓬勃发展——

  去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有6亿人参与分享。今年1月至4月,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1.51万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

  改革创新增动力,中国经济添后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我国经济步入中高速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仍在增加,今年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

  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也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贡献智慧和方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向有关国家政府提交了首份《G20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成效显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近日肯定了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效,认为中国有潜力在中期内安全地保持强劲增长。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