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网红深夜发文称打网约车遇迷药 医生:麻醉气体不看脸

2017年07月11日 15:21:47  来源:钱江晚报
字号:    

  延伸阅读:从污名到正名 略带贬义的“网红”正被“洗白”

  原标题:从污名到正名 略带贬义的“网红”渐渐被“洗白”

  从芙蓉姐姐、凤姐等一批靠另类、审丑成名的第一代草根网红,到2016年,大红大紫的新晋“国民第一网红”papi酱,网红文化经历了1.0到3.0的变迁。网红在中国也从互联网文化中的一个边缘群体、亚文化现象脱颖而出,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直至成了集体狂欢的流行文化与时尚。而“网红”一词,也由最初一种略带贬义的称谓,渐渐被“洗白”。

  2016年被称为“网红”元年,以网红Papi酱获得1200万投资为标志,网红经济也很快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当下,各种各样的网红层出不穷:娱乐明星、草根女主播、社会公众人物、畅销书作家、知名创业者、人气科学家、网红医生……甚至连呆萌的宠物一经互联网都能一夜成名——网红猫、网红狗……

  从污名到正名 

  2016年春天,一个叫“牙妹”的姑娘,从北京一家媒体离职,背起行囊乘高铁一路向南。于她而言,这不是在逃离北上广,而是踏上了一条希望之路。目的地是杭州,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中的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此外这里还聚集着一批中国最专业化的网红制造公司。而大牙此次前来,就是要应聘这些公司,希望被培养、孵化。她有一个梦想:成为网红。

  像大牙一样的青年,绝非少数。据近日上线的《QQ大数据微报告:95后抖屏择业观大起底》显示,近六成95后想当网红,可见网红文化在青年群体的影响力。只不过大牙是90后。

  “网红现象,产生的时间其实已经比较长了,经历了所谓的1.0、2.0、3.0时代。从一开始的芙蓉姐姐等,以所谓的审丑文化出现,通过发布一些奇葩照片这种形式成名,包括凤姐在内,她们是第一代网红。”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编辑雍文昴说。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