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高铁吸引的大都是商务、政务流,现在学生、旅行团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等都是座上宾。这5年,因为有了高铁,车站日均发送旅客增长了4.5倍。”西安北站生产指挥中心主任惠利霞说。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夏天,宝兰高铁有望开通运营,届时西北部高铁将全部融入全国高铁大版图;内蒙古首条高铁——张呼客专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东段也将引领草原迈入高铁时代,待其与京张高铁连接后,呼和浩特至北京运行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以内。难怪印度最大的门户网站拉迪夫会如此评价,“中国的高铁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计划,正改变中国版图。”
最“吸金”的钢铁动脉
伴随着高铁逐渐成网,其“虹吸效应”愈发明显,成为脱贫致富的发动机
上海姑娘刘琪做梦也没想到,因为高铁的开通,自己从小生长的闵行区华漕镇能商厦林立,变身为高级商务区,仿若另一个“徐家汇”。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托高铁虹桥枢纽,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总部设于虹桥商务区,将制造基地挪至长三角城市,借助高铁搭建总部与工厂通道,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目前,虹桥商务区已入驻企业超过700家,其中包括30余家开发商总部和上市公司区域总部,累计注册资本37.25亿美元。
这不是高铁创造的第一个传说。实际上,伴随着高铁逐渐成网,其“虹吸效应”愈发明显,是名副其实的“财神爷”。
高铁成为脱贫致富的发动机。“高铁可是财神爷,不然谁来我们这穷山沟。”合福高铁让偏僻的江西五府山一夜成名。养蜂多年的五府山镇农民洪宗贵在高铁开通一个月后,就开了一家7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蜂蜜+农家乐使得老洪年收入一下超过了30万元;村民林华标则在农家乐里兼卖山货,自制的冬瓜干、萝卜干、笋干等农产品让老林增收了近5万元。
高铁也是双城生活的融合剂。“广西的高铁比全国好多地方都要火爆!”玉柴集团董事长晏平感叹,南广高铁开通后,周六早乘高铁用3个多小时抵达广州,周日晚乘高铁返回南宁,这样的周末双城生活正成为新时尚。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高铁开通,南宁铁路局旅客发送量增长近两倍,增幅排名全国铁路第一。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