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的战友一定有共同的感受,这几年,部队训练越来越苦,演习越来越多,训练标准越来越高,军事训练考核越来越严,全军上下掀起了大抓实战化训练的热潮。
从机关到基层,军事训练都是绕不过去的硬杠杠。部队选人用人,打过仗的人、谋打赢的人、训练成绩拔尖的人越来越受重视。一些走上战区级领导岗位的将领,曾经历过战火的洗礼。
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有序推进,“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形成,翻阅过去一年多来的解放军报可以发现,改革之年,军委机关、战区机关、军种机关大抓军事训练的报道频频出现。司令员、军长、旅长和常委“一班人”带头训练和参加考核的场景屡见不鲜。军事训练不过关的人,越来越难以在部队立足。
将军首先是战士。这无疑是一种鲜明的导向,也是一种具有极强激励作用的表率。
这当然也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战将辈出,其中不少是从士兵里走来的“泥腿子将军”,他们既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打淮海战役这样举世罕见大仗的军事家,也是能和士兵打成一片“接地气”的普通军人,关键时刻拿起枪就能冲到一线。这样的好传统,我们一定会保持和发扬!
当然,一名将军不可能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步枪射击等基础军事训练上。军官考核有具体的严格的标准,射击成绩达标也只是其中一项。赵宗岐将军的这张照片,只不过是反映他日常工作的一个侧面和缩影,是军旅生活的一个细小片段。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