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去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1240万。然而,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了,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四川凉山州就属于这种情况。
“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心里稍稍松了一些。”3月8日,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向代表们讲道。他还详细询问凉山的文盲率、脱贫攻坚进展等情况,关心彝族群众脱贫。
如何让这些地方“脱贫摘帽”?习近平曾告诫,不搞大水漫灌,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要求找对“穷根”、精准扶贫。
他要求,“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并说道:“对四川的脱贫攻坚,中央应该加大支持力度,这主要看哪里的贫困程度更深、更重。当然,工作还是要靠当地,主体责任还要当地党委和政府来担。”
他还提出,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近平说道。
一面严厉要求,一面谆谆教导,习近平对扶贫工作下达了任务、支了招,接下来怎么干,领导干部们应该清楚了。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