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行使好监督职权,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监督、有效监督”这一基本要求。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的监督,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2014年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依法接受监督。看似一条简单的条文修改,是否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触动,还得依靠人大主动作为。201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审议上一年度这方面情况的专项报告,张德江委员长当时就明确提出“今后要形成制度化安排”。正是由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带了一个好头,目前,地方政府都纷纷向本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
议案建议件件有回应
认真审议代表议案、办理代表建议,是尊重代表职权、发挥代表作用的具体体现。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462件议案,已经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认真审议,并分别向常委会作了审议结果的报告。
其中,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就审议了124件议案。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将议案审议与立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议案审议过程成为密切联系代表、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过程。如:施超、王燕文、姜健等代表提的议案,有关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等内容,在2016年11月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中均有体现。
秦希燕是一位履职非常认真的代表,他提出的议案多次在修法中被采用。去年3月,他提出关于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议案,建议建立政策环评制度,强化规划环评地位,优化环评公众参与方式。全国人大环资委及时将这份议案交环境保护部门征求意见。去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这些建议均有体现。秦希燕兴奋地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提出的议案非常重视,件件都有回应。我们履职更有积极性了。”秦希燕的话,道出了代表的心声。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8609件建议,目前均已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信春鹰介绍,建议内容主要涉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实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医疗、教育、养老体制改革等。
从办理结果看,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80.6%。“在办理过程中,各承办单位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将办理代表建议与密切联系代表、加强改进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回应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切,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意见,取得了较好成效。”信春鹰说。
春天的答卷让人振奋,未来的道路令人期待。
认真行使国家立法权,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着力提高立法质量;扎实有效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依法主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深刻汲取教训,严密防范措施,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圆满完成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继续奋进。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8日 01 版)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