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在环保部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有人质疑北京把很多监测站点放在公园里,这样能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请问监测站点位置的选择是怎么确定的?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安欣欣介绍,北京市各类地区共有35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它们构成了北京市空气质量地面监测网络的主体。各子站监测的结果作为考核北京市各区环境达标情况的直接依据、为各种针对空气质量的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向社会实时公布监测结果。
安欣欣表示,这些子站的选址、建设、站房配置、污染物分析方法等均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和技术规定。北京市空气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对CO、SO2、NOX、O3、PM10、PM2.5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全面覆盖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等地区。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吴季友也表示,一般来说,城市布设点位越多,点位越密集,越能客观反映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但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考虑城市的规模,人口的数量,还有空间的代表性,也要考虑经济和技术等条件的要求。像北京目前共设有3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其中12个是国控的站点,分布在不同的城区,其点位的设置符合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技术规范的要求。
2017年01月22日 14:37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