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唯论文论英雄” 为什么改不动? 怎样才能改变?

2016年09月05日 08:47:59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所以做科研、写论文只能挤时间,再忙再累也要挤时间。”张晓东说,作为一线临床医生,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面对病人、服务患者,但现在没办法,论文压力实在太大。“职称晋升、年底评优,如果发不了文章,就通不过。”他叹了口气说,“说起来很滑稽,对于外科医生,评职称没有要求你做多少手术,但要求你必须发多少文章。”

  “每星期我都接到好几个电话,说可以帮忙代写论文、代写项目申请书。”张晓东说,“现在帮忙润色论文、代写论文都成了公开的秘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许多国外公司也加入其中、趁机捞金。一些医生被逼得没办法了,就走造假这条路。越是到基层医院,造假现象越严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高校、科研机构,晋升职称对论文的要求更高。比如,在副高晋升正高时,绝大部分高校都对论文数量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一般要求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以上SCI论文)。比如,浙江大学某学院要求30篇左右SCI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某学院要求20篇左右SCI论文,山东大学某学院要求至少6篇二区以上SCI论文(其中至少一篇为一区SCI文章)。

  “教师的第一任务应该是教学,但在论文压力下,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不愿意上讲台,一些教师讲课时甚至敷衍了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孔方敏说,现在许多学校对新聘任的博士、博士后实行“非升即走”的考核办法,论文达不到规定要求不仅无法晋升职称,还要收拾铺盖卷走人。

  奖金发放的“金钥匙”

  一些单位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奖励50万元

  据受访者介绍,论文不仅与年终考核挂钩,成为发津贴和奖励的依据,不少高校院所和医院还对发“高水平”论文的教师、科研人员重金奖励。

  据不完全统计,近90%的高校出台了发表论文的奖励政策,论文奖励成为教师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