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两会视点:“铁老大”一拆能否解三难?

2013年03月16日 08:27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政企分开,如何防止“拿公益说事要补贴”

  随着铁路“政企分开”,开始按市场规律搞经营,不少人担心,铁路的公益性服务力度会因此减弱。

  全国人大代表杨建忠认为,铁路改革的一大难点就是如何找准平衡点。经营性和公益性混在一起的时候,铁路自身有很多烦恼。搞公益性服务,大家说你效率低、负债高,浪费纳税人的钱。搞经营性服务,大家说你只顾着挣钱,不考虑民生感受。

  国务院在有关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批复中明确,将建立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对于铁路承担的学生、伤残军人、涉农物资等公益性运输任务,以及青藏线、南疆线等有关公益性铁路的经营亏损,研究建立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研究采取财政补贴等方式,对铁路公益性运输亏损给予适当补偿。

  这样的政府补贴机制在有的地方也已实行。上海金山铁路通过政府购买部分服务的方式,最低票价3元,全程票价10元,较铁路规定票价6—17元的水平优惠近50%。

  由于我国铁路网并没有完全建成,如何确保全国各地居民享有平等的铁路服务,也是公益性必须考虑的问题。孙章教授说,可以在未来的铁路建设中,通过低息贷款或财政专项来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铁路建设。

  然而,一些代表也担心,铁路公司未来“一要涨价就拿市场说事,一要补贴就公益在前”。为此,全国人代表张育彪建议,在未来国家铁路总公司章程中应明确哪些服务为公益性运输,并明确补贴标准,每年有关补贴应向社会公开。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