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监督是进步 发表言论需理性
近年来,网络反腐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监督形式,对净化权力运行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专家认为,网民监督有助于社会进步,但网民在发言时应更加理性。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认为,网民针对此次事件的质疑,本质上是对人才任用机制更加透明的呼唤。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公招以及人才任用时存在暗箱操作,破环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折损,而越演越烈的网络监督是对社会正义的一种修复,因此对网民的言论应当持包容态度。
“但网络监督最终的目的是抵达事实真相,而不是不加约束的发泄。目前网络上普遍存在真相大白之前网民采取语言暴力对当事人进行攻击的现象,这对本身清白的当事人来说并不公平,因此网民在评价事件时也应该控制情绪,不损害对方的人格。民主参政应以文明的方式。”程德安说。
一些网民和评论文章也认为,只要能更多地公开透明,更多地公平公正,选出来的人立得起,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19岁当副乡长又何妨?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