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重要目标性要求。总的就是要调整优化作战力量结构,健全有利于联合作战的体制机制,推进作战要素融合集成,加快形成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调整优化作战力量结构,主要是重点加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建设,加快信息作战、军事航天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推动陆军部队整体转型,优化军兵种内部结构和部队编成。健全有利于联合作战的体制机制,主要是着眼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联合训练体制、联合保障体制。推进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主要是按照作战体系运转特点规律,运用信息系统把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各种作战要素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发挥作战体系的整体效能。可以预见,构建起了这样一个军事力量体系,我军面貌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军队战斗力将会有质的飞跃,国家安全将会得到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五、努力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高度,科学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建设重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经验,把军民结合由主要集中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拓展到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由行业、部门间协调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对于实现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深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快发展,既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走开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逐步形成在重大基础设施、海洋、空天、信息等关键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对军队来说,就是要切实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更加主动地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对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而言,就是要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坚持军民“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军事需求,把经济布局调整与国防布局完善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