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杀医案频发,拿什么来支撑医学生前行

2012年12月13日 09: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病人是我们的老师,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有医生的今天。在病人生死存亡的时候,如果医生不敢冒险,就等于放弃这个病人了。”彭裕文说。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一的刘琦(化名)本科时也曾在一家医院实习,虽然有时候患者抱怨多,但她觉得病人仍然是很信任医生的。在她看来,医患矛盾冲突并不是个普遍现象,“至少我所待过的十个科室医患关系都挺好的”。 她说,从救死扶伤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对于自己来说仍然是坚持的动力,“从病人那里得到的是最直接的赞美和肯定,这种信任的力量很大。”她说,有这种想法的医学生不是少数。

  彭裕文与一些医生朋友聊天,“他们对中国医患关系现状忧心忡忡,同时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们认为现在是最低点,不会再低下去了,一定会上去的。但是要走出低谷就要共同努力,学校要努力,医院要努力,社会也要努力,政府更要努力。”

  学医的目的,有许多人以为能多赚钱,我想他跑错路了

  彭裕文说,“经验”和“教训”在不断磨灭着年轻医务工作者宝贵的理想主义和冒险精神。因此,很多学生要么一毕业就转行,即使毕业后走上了医生的岗位,也待不长久,好多都去卖药了,或者到公司去工作。

  除了受到医患纠纷的影响,经济上的困难也是年轻医生改行的原因,“年轻医生太苦了,工资卡打进来的钱少得可怜,但是他要结婚,他要买房子,怎么办?不结婚他也得谈恋爱,谈恋爱也要花钱。”周良辅说。

  北京一所三甲医院的医生李毅夫(化名)刚刚进入在医院各科室轮转的第三年,在这三年里,他的月工资仅有3000元不到,如果在轮岗期内出现医疗事故或差错,就会失去留在医院工作的资格。在此之前,他读了11年的本硕博连读,与自己同龄的中学同学,不少在事业上已小有成就,成家生子,他却还住在地下室的宿舍里。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