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杀医案频发,拿什么来支撑医学生前行

2012年12月13日 09: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尽管很努力,医患纠纷仍然难以避免。X光片上,有些东西看不出来,得拍其他片子,病人就会觉得自己被过度治疗了。往往一出现医患纠纷,双方就各执一词,小则相互猜忌怀疑,大则动粗危及生命,张彦认为这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所致。

  一名80后医务工作者曾在丁香园论坛发了一篇名为《对不起!我们医生治不好中国人》的帖子,引起众多医学生的共鸣。他在帖子中讲述了一次夜班的经历:全院抢救一个颈椎骨折送来时已无心跳呼吸的车祸病人,历时9个小时,患者死亡,家属表示要让主持抢救的医生偿命,扯烂了医生浸满鲜血和汗水的白大褂。他由此发出诘问:“我们过着最苦逼的大学生活,毕业后领着全世界医生中最低的收入,还要被得了绝症的患者砍了泄愤,砍死了都还要听一群人高呼大快人心,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畸形的社会?”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的理想中,“医生和患者应该是一个战壕的战友,相互尊敬,平等相待。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他常教育学生,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是很重要的部分,治病不能轻言放弃,“不要看不好就算了,即使治不好也要跟病人讲清楚。”

  彭裕文也一直教育学生,不能把病人当成实习的对象,也不能简单地把病人当成医疗对象。在他看来,医患之间不信任感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没有换位思考,也没有进行有效沟通。而在疾病面前,需要作决断时,“冒险是医生最需要的品德,但也是最可怕的品德。”彭裕文教育学生,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冒险上,要勇于为治好疾病冒险,但医生冒险绝非盲目冒险,这种冒险是有一定把握的。彭裕文经常被一些病人家属问到“医生让我签字,我这个字到底签不签”,“我说医生让你签字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有把握的,但是他再有把握毕竟是人命关天。”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