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方针非常明智,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我们过去30多年之所以发展得比较顺利,对外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是一个重要原因。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一个整体。韬光养晦,绝非是无所作为。如何有所作为?首先是把中国事情办好。中国事情办好了,对中国人民有利,对世界有利。
中国已经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在舞台中心如何有所作为?十八大报告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就是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就是全球眼光。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离开了开放,离开了国际合作,我们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在发展中,不仅要考虑中国人民利益,还要考虑世界人民利益。我们爱祖国,也要爱人类。这样,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韬光养晦,谦虚谨慎,还意味着要摒弃一切大国主义的言论和行动,平等对待世界各国。毋庸讳言,今天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一些人大国主义的情绪在滋长,瞧不起小国,瞧不起弱国和穷国。这是犯了中国外交的大忌。大小国一律平等,这是中国外交的一张王牌。
总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小平同志在外交上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十八大报告通篇的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小平同志为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在这个问题上,来不得半点犹豫和动摇。(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外交家吴建民)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