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谢幕海天——送别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

2012年11月30日 08:1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三十年间,罗阳和同伴们也经历过中国航空工业的低谷。“80年代,沈飞最困难的时候一年只有四架飞机订单,只能军转民,生产洗衣机、电冰箱。我们这些年轻人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工资,”孙聪说,许多人都南下深圳赚钱去了,有梦想、坚持下来的这批人终于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飞机在我们眼里,就跟孩子一样,”孙聪说,罗阳总说,我们干了这件事,总不能半途而废。

  中国的航空人是个让外界感觉神秘的群体。有航空人说,从社会和市场的观点看,这个群体好像“很傻,很奇怪,甚至不可理解”。

  “罗阳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着中国航空人这个特定的人群。我们干的是同一个事业,相互影响,相互支撑,”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卢广山说,无论遇到什么挑战,“航空报国”的朴素精神支撑着航空人走得更远。

  “航空报国的理想,必须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支撑,只有激情不可以持续三十年,”卢广山说,再远大的理想也要有现实做铺垫,航空人就是在攻克一个个项目中一步步切近这个国家的航空梦想。

  今年8月“辽宁舰”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中国人仅用2个多月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这一奇迹背后,是像罗阳这样千千万万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林左鸣说,航空人要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罗阳未竟事业,为中国航空工业做出更大贡献。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