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起,贵阳这个西南版图上并不起眼的省会城市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外界的目光——这一年,贵阳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掀起了绿色崛起攻坚战,最近三年每年婉拒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都在300亿元以上。
“生态优势是贵阳最为独特的优势,是用多少GDP都换不来的‘金字招牌’。”十八大代表、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
这几年,成为贵阳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从2006年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倍。2011年,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贵阳是一个样本——十八大前各地陆续召开的省区市党代会上,绿色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辽宁、吉林、浙江、青海等10多个省区市明确提出生态立省(区)或建设生态省(市)的发展战略。“绿色城市”“绿色内蒙古”“绿色湖南”……北京、内蒙古、湖南等5个省区市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明确提出要建设绿色省(区、市)。
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
绿色发展应该怎样发展?美丽中国如何实现?十八大代表们纷纷提出建议。
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近些年,惠州的绿地越来越多,市民散步休闲的地方也越来越多,经济总量也实现了8年增长2.6倍。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