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行孝日益多元 指南也遇质疑
“新‘二十四孝’标准的发布,是对老人人性化的关怀,行孝不仅是文化问题,也与养老制度安排相关。”孙晓飞认为,它不仅为新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尽孝的标准,也对国家养老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新的期许。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除规定“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外,还新增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为了使新“二十四孝”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孝纯建议,不仅要加大宣传力度,领导干部也要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年终述职、述廉之外还可以述孝。”
对子女而言,新“二十四孝”的出台已然成为“行孝指南”。
“当新‘二十四孝’的精神深入人心之后,它就能够时时处处指导人们的行为,使孝成为一种公民意识。”顾建平说,把孝敬父母变成一种普遍的价值观,把对老一辈的“孝”变成一种社会的公共道德,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谛。
“我们现在需要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孝’文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孙晓飞认为“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建立‘关爱卡’”等,都是时尚元素的体现。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