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是农耕时代的行孝方式之一。现如今,年轻人在外求学、求职已成常事。江苏省妇联宣传部部长骆凤琴认为,“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成员流动性不断加强,势必要为‘孝’字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而“教父母学会上网”,已经成为身处外地的孩子与父母交流的一种流行方式。
身为医生的许琳在天津工作,父母住在湖北老家,平时回家一趟不容易。她非常认可新“二十四孝”中的“教父母学会上网”,她给父母买了平板电脑。“他们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联系上我们。”许琳认为,这能方便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安慰了他们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的心理。
与传统“二十四孝”中“行佣供母”相比,新“二十四孝”中“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变身为一种时尚的行孝方式。
在银行工作的谷威说,父母年纪大了,养老成为首要问题,“为了给他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我给他们购买了养老型保险和健康险。”
吕宁是河北一所高校的老师。他认为,“支持单身父母再婚”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是现在单亲家庭子女比较开明的做法。吕先生的父母离异多年,他一直跟着父亲,4年前父亲再婚,现在一家人生活很幸福。
而对于“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这两条,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欣表示自己做得很“称职”。“结婚一年多,我每个周末都会去看他们,两三天就会给家里打个电话。”王欣的父母住在北京市海淀区,结婚后,她和丈夫搬到了朝阳区。
另外,新“二十四孝”简单易懂。如“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是关注父母物质生活,而“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等,则是提醒子女要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