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北京求解“堵城”之困 市民回应热烈

2011年06月03日 22:06:02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市民王远苓的梦想:有一天北京的公交能像香港一样,畅达、准点、舒适,让更多的人不爱开小车,偏爱坐公交。

  对此,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的教授认为,像香港、东京那样颇为完善的人性化的公交系统,需要政府与民众60年以上共同的努力。北京公交优先,用了5年调结构,效果初步有了。这次方案把“满足市民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乘车需求”提了出来,但要实现,需要时间。

  近期措施重在限,提升科学管理;中期措施重在建,体现公交优先。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的教授认为,车流量决定人流量,人流量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兴与衰,建好了基础设施,管好了交通,就写好了半部城市发展史。

  过去5年,北京市级交通投资高达250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45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在机动车狂增200多万辆的情况下,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到今年底,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336公里,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从2005年的1200万人次增长到目前的2000万人次,公交出行比例由29.8%增加到40.1%。

  北京将以超常规建设力度,优先推进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 2015年轨道运营总里程达到561公里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开通的轨道交通线中心城占80%,并按2至2.5分钟发车间隔配备车辆。改造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安全运营服务设施,提高运力;以中心城为重点,依托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常规地面公交线路,完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地面公交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级换乘体系,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进一步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建设。

  要遏制道路建得越多、汽车增长越快的“汽车化怪圈”,引导私人小汽车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转移,优先、科学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公交城市”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