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煤”结合的利益链
2007年蒲县一次煤矿事故后,全县所有煤矿停产整顿,但成南岭煤矿却有禁不止,继续非法生产。
2008年2月到8月,成南岭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在县有关部门下达《停止生产通知书》后,仍继续非法组织生产。期间,已于2006年改任煤炭局党总支书记的郝鹏俊还亲自安排该矿越界开采,在一些采区甚至进入村庄之下采煤,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隐患。
对郝鹏俊而言,手中公职还是自己煤矿“开源节流”的工具。2003年5月,郝鹏俊借部分煤矿安装瓦斯监控设备之机,指使杨某购得13万元矿用监控电缆,供成南岭煤矿使用。此笔款项经他签字后,一直由煤炭局垫付。同年11月,郝鹏俊代表成南岭煤矿与江苏徐州矿务局孟煤项目部签订合作开采合同书,12月,竟在蒲县煤炭局财务账户上支付给孟煤项目部10万元设计费。
谁给了“官煤式腐败”滋生土壤
身为煤炭局长,郝鹏俊为何能够大张旗鼓地经营煤矿达十余年?制度缺陷和监管缺位是根源。
违规审批、入股办矿、挪用煤炭基金……山西省纪委曾于2010年1月21日通报称,该省在2009年展开的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中,共清缴违规违纪资金145.82亿元,处理了1217名违纪党员干部。
[责任编辑:孙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