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天假期,全台著名赏樱景点一路塞塞塞,其实只要不随着人群走,各地仍有不少私房赏樱景点,如图中这个乌来山上,成排樱花树,民众可下车在细雨中漫步赏樱。
容继业说,游客也不能只想着“我要什么?”如果只想到自己,不顾环境的承载量,一旦自然资源被消耗、破坏,美景只会离人们愈来愈远。
全民疯赏樱,生态规划工作者棱石有不同意见,他在环境资讯中心网站刊出“高砂锯锹形虫与血樱花”一文,引发许多回响及省思。
棱石指出,赏樱圣地无非是沿着山路砍除杂木与野花,替植一整批容易招来游客的植物,他举例,像高砂锯锹形虫很担心哪天这股观光热潮蔓延到它居住的山路时,生态家园恐难以为继,被迫他迁。
棱石说不反对种植樱花,但前提是“不应该把快乐建筑在其他原生树木的痛苦上”,但参与台湾多项景观工程的景观规划师林大元认为。“叫血樱花太沉重了!”公路、公园本来就是受人为严重干扰的环境,在公路两旁种樱花树,不致影响原有生态。
[责任编辑: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