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上台之前,党内的“立委”、议员们就开始经营自己的网站。民进党下台后,党内要角们更是用心,不管是现任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还是苏贞昌、谢长廷、吕秀莲等,都在网络上直接与网友交流,借用网络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拉拢年轻族群。
这10年来,台湾的上网人数已近1600万,上网率也近七成,网络不仅改变了台湾民众的生活方式,更是借助网络把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台湾的年轻人更加迷恋网络,12到34岁民众上网比例超过九成,其中以15到19岁比例最高,达到99.45%。所以台湾政治人物这么用心经营自己的网站和博客,目的就是为了拉近自己和网络一族的距离,建立交流和对话的渠道。
民进党为了吸引年轻族群和网络族票源,头面人物的博客都是亲力亲为,自己管理,上网和网友直接沟通。民进党还拟规划网络管家,发动党公职一起享受追浪快乐,以突出民进党的草根性。
相较之下,蓝营头面人物经营网站就不如绿营人士用心,一是因为马英九自己本身在年轻人中就很有魅力,被称为年轻选票的“吸票机”。马英九也是等到“山寨版”的马英九噗浪出现后,才想自己玩真的。二是连战、吴伯雄、王金平等大佬们对建立博客似乎兴趣不大,就连中生代胡志强、朱立伦也没有。
民进党的蔡英文、谢长廷、苏贞昌等人,如此用心经营网站,当然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2012年的“大选”,企图提前锁定这批年轻选票。
而国民党要赶上网络潮,就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脉动,了解年轻一族的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亲自与网友交流,所以在创意和用心上,国民党还要再加一把劲。
□关键词
什么是“噗浪”
噗浪是个类似“时间流”的网站,在上面活动的人又叫“噗浪客”,浏览其他朋友的信息叫“追浪”,噗浪上的网友叫“噗友”。“噗浪”就是大家一整天都泡在上面,想到什么讲什么、听到什么回什么,是个相当自由、有弹性却又有点隐秘的八卦区。
在噗浪上,使用者每天用它张贴零散、随兴的短信息,每则不超过140字,然后通过网友间互相订阅联结,成为一张巨大的人际信息网络。噗浪上所有信息都展示在网站中间的那条“河流”或“河道”。关机不玩了又叫“上岸”。
而噗浪最特别的,是它有个Karma值,Karma值会依照你发文的次数、上站次数与交友情形变大或变小,而噗浪网站中的各项升级功能都需要Karma值到达一定程度才可开放修改,所以网友很容易把聊天当做玩游戏那样一直追求Karma分数,坚持不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