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专家谈民进党“内卷效应”:政策“痞化” 耍流氓
四、内卷化与包机之乱
在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滞留在武汉的台胞急于返回台湾,民进党当局原本认为可以借机透过官方协商,再以华航的班机接回一些短期到武汉的台胞。但是两岸中断协商已久,民进党也没有跟大陆协商的管道,于是国民党只好当仁不让出手帮助这些滞留武汉的台胞返台。
2月3日晚间247名滞留武汉的台胞搭乘大陆专机返抵台湾,这次的专机本来就是由国民党居中协调促成,这也是得益于国共沟通平台的成果。但是国民党在宣传这项成果之后,民进党当局咽不下这口气,“陆委会”立即发出声明回应,第一批247人能回来,两岸双方都有共同努力,没有优先位置的问题。这种硬要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的作风,又何尝不是“痞化”的现象,就像流氓占地为王,谁都别想在此分杯羹的心态一样。
为此,“陆委会”还故意找茬说,第一批搭包机返台,没达到“陆委会”期待的名单,也就是先让短期出差、慢性病患、急需医疗、抵抗力较弱者先搭机。尤其是原本“陆委会”掌握的是244人的名单,后来却多了3人返台,其中一人还被放风传出是确诊病例。
“陆委会”就以首次武汉返台旅客名单不符,还有一位确诊病例为理由,转向不执行第二批及第三批包机返台等事宜。这就让国民党为难,国民党于是宣布说,当初是看到滞留武汉台胞想包机返台无法成行,也因“陆委会”与国台办僵局打不开,才组7人小组向两岸双方做沟通,促成包机返台。至于第二批、第三批包机返台问题,因“陆委会”与国台办已建立管道,所以国民党不介入。国民党还希望民进党能放下政治思考,以人道为考量,尽可能继续促成其他台胞能够回台。
国民党知道民进党的心结主动退一步,但是第二次包机如何进行,民进党仍预设诸多立场与条件,以致迟迟无法进行。更可悲的是,包机问题又牵涉到非台籍的陆配未成年子女是否可以来台的难题。
“陆委会”在设置他们来台的条件上三番两次地更改,终于在2月11日表示,将以有条件的方式允许陆配子女入境台湾接受检疫,但是疫情指挥官陈时中却在隔天的12日打脸说,目前防疫能量无法负担更多“非台湾”身分的入境旅客,因此决定陆配子女(无台湾籍者)一律不得入境。陈时中还附加一句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是否是‘台湾籍’选择做承担。”一个未成年陆配子女有何选择,他们要负什么责?除了“痞化”的民进党当局会说出这种话之外,普世恐怕没人会说出这么没有人道精神的话。
而这种官僚体系相互否决政策的做法,可以看出民进党当局政策之乱,也是世所罕见的情形。只是民进党官僚自有一套理由自圆其说。陈时中就说,随着清明节等假日到来,会有更多批旅客回台,若现在无差别地开放边境,到时候的防疫能量可能面临不足。目前已经有7万人,需要防疫单位追踪,“更何况还有人在趴趴走”,对此他坦言,目前让陆配子女入境的政策,可能会造成防疫漏洞,医疗功能也会失衡,因此不得不先暂停陆配子女入境的政策,“防疫不容有破口”。
在“防疫不容有破口”的口号下,谁又敢反对?但是政策的朝令夕改其实是出在绿营群众反弹声浪大,民进党当局为了不愿意得罪支持者,也不管朝令夕改会背上恶名的指责,这何尝又不是选举情绪的延续,也是官僚内卷化所造成的政策产出“痞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