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红:影响当前两岸经济关系深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两岸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上也存在竞争,而且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两岸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与替代的产品,先前主要涉及成衣、鞋类等属于劳力密集型以及技术层次较低的轻工业消费品,当前主要涉及电子、电器、电机与光学制品等热门出口产品。
两岸经济体间的上述竞争性态势,一方面制约着两岸经济关系的和谐发展,相应提出了两岸制度性合作与协调的必要,另一方面无疑也成为两岸合作与协调的一个制约因素,增加了合作与协调的难度。
其三,利益分配复杂性制约两岸经济合作协商进程。
两岸经济体的竞争性本身也代表着两岸之间存在经济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即便在两岸各自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也会因推行某一合作政策而受到不同的影响。例如,减免关税进口对内部生产者有竞争性冲击,但内部消费者会因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而受益;开放外资进入会有助于增加就业,但对同行的内资可能有竞争性冲击;开放境外观光客进入会有助于内部的旅游业者,但可能会冲击到内部观光客的观光旅游品质。显然,两岸经济合作中利益在两岸之间分配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在两岸各自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分配关系的复杂性,也使两岸经济合作的难度以及ECFA后续协商的难度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