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石正方:ECFA五大效益开启两岸交流新局面

2011-07-13 09:5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3. 改善台湾投资环境,提升台湾经济国际竞争力

  ECFA的签署,有利于改善台湾总体贸易、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台湾经济结构转型,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一些相关指标正在印证这一理论预期:今年4月台北市进出口商业同业公会针对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评估中,台湾综合贸易竞争力跻身第9名,首度进入前10名;5月份出炉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台湾竞争力排名连跳两级,从去年的第8名跃升至全球第6名,在亚洲地区首度进入前3,创历年来最佳表现。

  自20世纪末期以来,台湾经济成长动力疲弱,主要问题在于结构转型不力。台湾经济转型须借重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而突破岛内狭小市场的制约、依托快速成长的大陆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ECFA则为其提供了动力和制度保障。透过ECFA服务贸易早收项目的推动,台湾服务业加快登陆的步伐,截止到今年3月份,台湾已有40多家非金融机构和5家金融企业受益于ECFA早期收获优惠措施进入大陆市场,从而可以依托大陆市场提升经济规模、增强国际竞争力。而ECFA制度框架下,台湾产业借重大陆“十二五”商机拓展大陆内需市场,进而实现“全球连结”正在转化为现实。

  4. 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深化两岸产业合作

  ECFA作为两岸官方签署的关于商品贸易、服务自由化的协议,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两岸经贸关系推向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两岸经贸关系自此将开启投资双向化、贸易自由化、产业合作深化的新局面。目前可以观察到的是,早收清单的落实已开始促进台湾制造业和服务业厂商调整两岸布局,ECFA制度保障下,台商结合大陆“十二五”商机转进大陆内需市场、拓展区域布局的形势日益明朗,而陆资入岛也开始有较为显著的成长。相信随着两岸经合会下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保协定、争端解决、海关合作、产业合作等6个工作小组功能的发挥,两岸经贸合作的制度性壁垒将进一步消除,特别是促进两岸产业资源进入产业链整合、分工的深层次,从而有效激发两岸经济合作的动能,创造两岸合作“1+1>2”效应。

  5. 增加两岸互信,促进其他领域协商

  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两岸互信达到了一定水平。ECFA签署本身为两岸带来了“和平红利”,而由其在信心面加持和制度面示范所促动的两岸其他领域协商的繁荣发展,则为两岸民众带来了更多的“和平红利”。我们看到,自ECFA协议签署以来,两岸在社会文化教育诸领域的互动合作气象欣欣向荣,诸如“文化ECFA”、“教育ECFA”等概念体现了ECFA典范下两岸合作新理念,而诸如“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陆生赴台湾大学院校就读”等则见证了两岸关系大发展的活力和美好前景。凡此种种,表明ECFA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面,而且在于社会文化面,也对于两岸政治互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