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仰构筑党员的精神家园

时间:2012-07-02 15:3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制定政策要以大众利益为最高准则,要放弃狭隘的既得利益思潮,要用公正之心对待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权力,才能制定出公平合理的为民政策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分配不公,养老金双轨制,企业高管年薪制等与共产党员格格不入的政策,正是一些人的信仰出了问题,长期被利益蒙蔽了共产党员的视野,站在不公正的立场上去坚持不公正的被大众长期指责的错误政策,崔永元在评价养老金政策时说多好:关于双轨制的问题,他认为,政策的制订者应该给老百姓一个理由,如果说“双轨制”的现象是对的,请告诉我们它对在哪里。如果没有道理还要继续执行,就是不讲道理。 

  制定政策要讲信仰,执行政策更要讲信仰,关于好多政策国家有明文规定,但是一些党的干部就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不执行,甚至百般推诿抵制,对于推诿抵制又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所以推诿与抵制就可以光面堂皇的长期延误下去,毁了党在民众中的形象,降低了党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养老金双轨制就是一个最有力的例证。企业实行养老金改革说改就改,雷厉风行,简单而顺利。到了机关和事业单位,这也难,那也不行,这也复杂,那也要试点,从2008年就试点,至今毫无进展。企业不需要试点马上就可以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为什么就不能向企业那样说改就改雷厉风行呢? 

  高管年薪制也一样,中央三令五申发布限薪令,规定企业高管年薪不能超过本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4%,可是请中央有关部门去认真查一查,有多少高管能认真执行这一政策?决大部分远远超过中央要求,这些党的高级干部为什么不带头执行党的政策?明显的是信仰出了问题,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 

  坚守党的信仰,要从党员干部带头做起,要为基层党员做出表率,要做克己奉公的模范,并不是一句空话,要拿出具体而让人信服的实际行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所有的党员干部 

  自查一下,自己的行动符合这个基本要求吗? 

  坚守精神家园,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要敬畏信仰,时刻校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敬畏权力,时刻恪守权力行使的边界;敬畏人民,时刻不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敬畏法度,时刻谨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敬畏人生,时刻警醒“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只有常存敬畏之念、常怀进取之心,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才能永葆纯洁、永具生机。  

  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强调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时,特别讲到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面对总书记的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应该躬身自问:我坚守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了吗?(中国台湾网网友 宋九成)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