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展 上演28年面临转折期
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会把《暗恋桃花源》当成一个“小众戏剧”与“大众艺术”完美结合的一个经典范本。对于这部话剧的创作,赖声川说:“创作之初,我没想那么多,我想如果当时我就想创作一个作品要演出28年,那别人一定认为我疯了。但是我曾经说过,如果导演一个作品,最好把它导得好看一点,因为看的最多的人是你。《暗恋桃花源》到今天我已经看了几百遍了,我必须说,到今天我再看,我还是很喜欢,还是会感动。”赖声川称:“这个作品到今天已经演了28年了,我从一个奇怪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29岁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对于一个作品也是,《暗恋桃花源》的发展,它将面临两个转折,一个是要到美国,用西方的语言演给西方人看;另一个就是要排成一个青春版的《暗恋桃花源》,这些都是我创作之初不会想到的事情,我觉得对我而言,这也是一种幸运。”说到此次青春版是否有改动的设想,赖声川予以否认,“我曾经试图做过一些改变,但是发现不行。”
□谈选秀 机会给予非专业学生
早在赖声川在大学中招募学生演《暗恋桃花源》之前,该剧就一直是备受大学生青睐的话剧剧本,而这一点也正是赖声川看中的“群众基础”。说到排演青春版《暗恋桃花源》,赖声川说:“《暗恋桃花源》有它一定的特色,很多大学生戏剧社团演过这部作品,因此在大学生中排演这个作品是最好的选择。”
此次青春版的演员选拔,并没有将专业学习戏剧表演的学生纳入其中,对于这样的一个安排,赖声川说:“首先我们觉得专业院校学习表演的学生他们的机会已经很多了,另外我们认为《暗恋桃花源》是可以属于很多人的一个作品,在《暗恋桃花源》第一版的演出中,有很多演员都不是学表演出身的,丁乃竺是台大学哲学的,金世杰是学兽医的,但是他们后来都成了很优秀的演员。”
对于此次选择演员的标准,赖声川说:“和其他的选秀相比,演员的选秀的确有它的特殊性,比如
歌唱选秀,可以说,谁比谁的声音好、谁比谁唱得好,但是演员选秀会有一些主观的判断在里面,有的时候并不是演技上的高下所决定的,但这也正是这个选秀的迷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