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振兴之路该如何走?

时间:2012-04-01 10:53   来源:人民日报

  振兴京剧要落到实处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无论如何不可以让京剧逐渐衰退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我们这些所谓内行的剧团管理人员,集管理、经纪、演出为一身,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上要完成经济指标,对下要让员工能养家糊口,实在不堪重负,深感缺少传统艺术人才包装、市场运作方面的专业人士。娱乐界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华谊兄弟、星工场等娱乐公司为艺人做整体运作,已形成良性循环。我想,如果由文化管理部门牵头,聚拢一批相关人员,研究探求振兴京剧、开发传统艺术市场的途径,找出以往症结所在,科学地评估市场、拓展市场,并逐步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运作京剧演出、包装京剧明星的经纪人和文化公司,那么京剧市场的繁荣指日可待。

  京剧人才青黄不接。电影学院、舞蹈学院招生,报名的有上万人,京剧表演系招生是什么情况?前几年,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系招50名学生,报名的只有40多人。京剧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可说是万里挑一,成角率低,没有充足的生源很难淘沙成金。但是现在的状况是,没有人愿意鼓励孩子从事京剧行业,哪怕他有艺术细胞。招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却没有选择的余地。

  长此以往,将导致整个京剧行业不景气。京剧艺术传世之作少,原因之一是没有按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发展,原因之二是从业人员待遇偏低造成的积极性降低。

  因此,建议提高京剧演员的收入和补助,并设立专项基金。政府的预算政策有规定,不允许给演员发劳务费,那么在拨款时就应该明确创作排练经费。希望政府能专门设立专项基金,对业务上有突出贡献的京剧演员和表现优秀的戏校学生予以鼓励,以点带面,使优秀的年轻演员更加坚持不懈地为京剧事业努力奉献。建议设立相关奖项,鼓励京剧进社区进校园,尽可能地加强宣传,以科学的手段推广京剧艺术。

  我认为,宏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根本上说要从民族文化抓起,让从事京剧行业的人们扬眉吐气,真正体现从事国粹艺术的演职人员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京剧行业向前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者为梅兰芳京剧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