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寄希望于所谓的四成绿营基本盘。谢长廷不敢与陈水扁路线决裂,只能以协商为主,最大的意图是要持续保持刺激基本盘危机意识、整合支持力的能力。
陈水扁不承认今次“立委”选举惨败事实,其最根本的论据是民进党仍拥有40%的基本盘。这次“立委”选举,民进党与台联党加起来约4成得票率。对此,谢长廷是完全认同的,如中评社报道指出的,他改变战术并不意谓放弃原有支持群,他拜会李登辉寻求支持,积极化解民进党与台联党在“立委”选战的裂痕;以及专程拜会“台独联盟主席”黄昭堂来看,巩固基本盘、团结绿营军心士气“攘内安外”的用意。
社评认为,极有可能,最后关头,无计可施、选情危急之下的谢长廷主打的仍是刺激基本盘的悲情牌。谢长廷不敢与陈水扁路线较劲,最大的症结在此。
什么是谋略?就是政治手段的灵活运用。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民众的关注,务必赢得一时好感、一时好评,以获得一时之需。在台湾的浅碟政治生态中,谋略有时比战略要好用,要见效,要快速。战略会显得空洞,谋略会刺激民意的极度兴奋,立竿见影。在谋略运用方面,谢长廷是高手。
纵观上述一、二、三、四,社评指出其实质是,谢长廷仍用谋略来替代战略。在战略上保持不动,就是说,谢长廷对陈水扁路线采取不予冲突、不予放弃、不予强调的态度,但路线不改,如有必要随时可以启动。11天来,谢与扁保持距离,避免正面交锋。扁虽然在外地的时候也有对谢不愉快的叫喊,但是回到台湾后暂时淡静得出奇。谢长廷与陈水扁之间显然仍然保持高度默契,仍然采取分进合击的策略。扁谢之间关系性质变、两人合作未变、路线一致未变。
但是,如果谢长廷下定决心与陈水扁路线做适度切割,就会变成谋略加战略,杀伤力极大。中评社记者邹丽泳日前分析说,台联党主席黄昆辉忧心“入联公投”若未过关对台湾伤害很大,建议与“总统”大选脱钩或延后举行。据瞭解,谢长廷认为黄昆辉的说法有道理,也在思考该如何因应,日内与陈水扁见面时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民进党对“入联公投”是以高调、硬调方式强力推动,抑或改采软调理性诉求,值得观察。
如果谢长廷在“入联公投”方面的策略上能作重大且有效果的调整,就表明谢长廷确实拿到了兵符,拥有了不可低估的战斗力。
社评最后表示,马英九阵营对谢长廷的谋略切不可以忽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更何况国民党的长堤,还没有筑牢呢。更何况谢长廷身后的大军,仍然保持40%之众,他们悲愤交加、战马嘶鸣,背水一战,士气可用。谢长廷拥有这样的一支绿军,却打着白旗来求和,谁知道这旗是不是令旗!一旦摇动,千军万马突进,打一个蓝营措手不及,一夜扭转形势,斩马于马下,未必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