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家空天安全实践
科学确立国家空天安全战略。其中,国家空天安全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和维护国家在空天领域的安全,以及通过空天安全保障国家整体利益免受侵害。国家空天安全战略能力包括平时期的态势塑造能力,危机时期的危机应对能力,战争时期的战局控制能力。国家空天安全战略手段主要有军事对抗、实力竞争与国际合作。
正确选择国家空天安全模式。综观古今中外,最具典型意义的有三种:一是以攻为主的外张型模式,二是以防为主的内敛型模式,三是攻防兼备的自主型模式。研究认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是攻防兼备的自主型模式,即在国家空天安全战略决策与实施过程中,同时兼顾国家的内部和外部,既坚持守疆固土的传统安全诉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的增加,适时调整战略视野,向空天和海外拓展。其要点:一是坚持刚柔并举的安全政策,战略视角内外兼顾,战略任务依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安全环境有所侧重;二是积极发展向上和向外拓展的能力,构建以攻防兼备为基本特征的空天安全力量体系;三是在国际体系中采取较为灵活的战略姿态,安全边界不局限于领空以下、国境线以内的国土,特殊情况下主动实施向上和向外拓展的安全行动;四是战略运用的关注重点不局限于进攻或防御,造势上也不刻意追求攻势或者守势,而应内外结合、攻防兼备,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突出空天安全建设重点。要把空天安全建设的总体目标定位在:全面推进国家安全转型,努力打造一支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相称,能够有效履行国家空天安全使命,由空中安全、太空安全和信息网络安全构成的一体化国家空天安全体系,为实现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支持国家和平发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重视发挥空军在空天建设中的主导支撑作用。空军具有快速反应、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可独立遂行战役、战略任务,又能协同其他军(兵)种作战,还能独立或协同其他军(兵)种进行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空军在实现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保障国家空天安全方面,地位不断提高,作用越来越大。(田安平 邓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