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凸显海权问题紧迫 中国该有航母了

时间:2010-07-30 14:33   来源:新华网

  中国海已经成了战略洼地

  提到在亚太-印度洋活动的航母,美国、俄罗斯两个传统海洋强国就不必多说了,这片区域内的国家在航母上的戏份正在加重。

  印度是战后唯一一个长期保有航母的亚洲国家。“维克兰特”号虽然是英国的淘汰货,但其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取得巨大战果——据印度自己的统计,共击沉巴基斯坦舰艇8艘,击沉、俘获巴商船近百艘,让印度海军从此对航母爱到无法自拔。

  2009年末,印度咬牙同意了俄罗斯对“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的新要价。从11亿美元到23亿美元,这艘二手航母的报价翻了一番,但习惯了咖喱口味的印度人还是强忍着喝下了这碗俄罗斯红汤。除了外购,印度自造3.75万吨航母的龙骨已在2009年2月铺设,印度对外宣称自制航母将在2014年下水。

  除了印度,泰国也拥有一艘西班牙制造的轻型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该航母的入役标志着航母决不只是大国海军的专利,而是国家威力的象征,一度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颇为心动。

  至于东亚的几个强国,虽然至今还没有航母,但却心照不宣地玩起了门槛战略。

  日本曾拥有西太平洋最强大的航母战斗群,二战结束至今,虽然日本一直没有突破拥有航母这一道槛,但却不妨碍其无限接近。2009年9月,日本“日向”级第二艘“伊势”号级直升机驱逐舰下水。按照日本的习惯,这艘拥有直通甲板的战舰被称为“护卫舰”,但最重要的探测和综合指挥系统,直接采用了航母的标准。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江新凤研究员对此深感忧虑,“日本海上军备大型化发展,目前为止还是说坚守防务,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不少,说是直升机驱逐舰,其实造的就是一艘航母。”算上“大隅”级两栖攻击舰,日本已拥有5艘堪称准航母的大型舰船,但日本造大舰势头不止。

  今年,日本更是将“日向”级后续舰修改成长达248米、排水量超过24000吨的巨舰,这使它几乎比“日向”级大50%。最新出版的日本《世界舰船》杂志披露,“巨型舰艇无论在吨位还是技术上,都已经超越英国、西班牙等国现役航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日向”号还是“伊势”号,这些先进战舰的命名无一例外地取自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战沉的战列舰。这给人的印象是,日本将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准航母”,再过渡到真正航母的道路。

  另一个造船大国韩国,海洋雄心也在与日俱增。2007年,韩国两栖舰“独岛”号下水。这艘装备有美国进口宙斯盾系统、18600吨级的“两栖攻击舰”,从设计到主战能力指标,处处都瞄着日本的准轻型航母。这艘连舰名都充满着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军舰还有一个值得玩味之处,以韩国的造船能力来说,“独岛”号绝不是终点,它使得韩国海军实力也早非吴下阿蒙。

  航母已经出现在亚洲多国的海军建设规划中,这种对巨大政治军事能力的期待让专家惊呼,“难道这是亚洲新一轮军备冷战的先兆?”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