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宝岛原始三美:台湾少数民族部落走笔

2015年01月15日 08:19: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台湾“原民会”“观光局”推展部落观光。佚名摄

  传承之美:激情而坚韧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的加快,台湾少数民族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涌入城市。部落文化面临流失、断层、甚至消亡的危险。传承部落文化,推动部落发展,新生代年轻人正在成为主角。

  作为吾拉鲁兹部落里的年轻人,40出头的华伟杰曾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就在家人满怀期待地希望他在政界有一番作为时,华伟杰却选择回到家乡、回到部落,带领部落乡亲种植起有机咖啡。如今,泰武乡已成为台湾最大的有机咖啡种植专区,咖啡也成为当地乡亲未来生活的一个依靠,并以此带动部落文化和部落旅游。“这里虽然没有豪华热闹,但也有宁静的可爱,很多人来到这里,都不想回去了。”时任泰武乡乡长孙万教告诉记者。

  38岁的安丽花,大学毕业后就回到部落,坚持做社区营造工作。尽管是部落的高材生,但安丽花谦虚地说,“在部落工作,学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一颗热忱的心。”热忱的安丽花得到了部落乡亲的信任和支持,就在不久前,安丽花当选为山美村村长。“希望达娜伊谷的游客越来越多,这样既可以传承部落文化,也可以使部落乡亲尽可能多地在部落就业,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口外流。”安丽花说。

  找寻正在丢失的部落文化,已经成为一些在外面长大的部落孩子沉甸甸的责任。南投县仁爱乡南风村,1500人中有800多人是赛德克人。在村子入口,由白毛草、木头和石头建造的一个赛德克人传统屋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木屋由几名赛德克青年带领村民纯手工打造。“完全没有用钉子、水泥等现代材料,自己组成族人的工班,白毛草、木头、还有围墙的石头都是靠人力采集,而不用任何机械。”30出头,已经从事部落文化挖掘和推广10多年的赛德克青年王嘉勋告诉记者,正是通过不断收集资料、实际操作,赛德克丢了很久的传统建筑的传统工法被重新找了回来。

  “要得到自我族群的肯定,就要自己回来找寻正在丢失的部落文化。”王嘉勋说,“我们这边人力资源不缺,可是人本资源很缺,就是真正懂得本族文化的专业很少。”近几年,和王嘉勋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陆续回到部落,成为找寻和传承部落文化的生力军。(记者 廖文根)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