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台湾不要成为美国重返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的牺牲品,两岸决策要以“平常心”处理
中国大陆不仅在2010年GDP首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到了2016年,中国大陆更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面对“中国崛起”,美国政府发展“亚太再平衡”的战略,重返亚洲,以求继续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身处中、美竞争对峙夹缝中的台湾,必须在改善两岸关系的同时,也要能够取得美国势力的平衡,其中分寸的拿捏,着实考验着台当局高层的政治智慧。从历次国族认同调查的趋势演变可以发现,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呈现出超稳定的结构。在此一结构下,台湾的未来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必须建筑在“中华民族”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符合民意所趋,也才能真正维护两岸长治久安与和平稳定,以及共享繁荣的果实。建议台当局对于两岸关系的决策,实应把握此一原则,不要受到外力影响,抱持“平常心”来处理,避免成为中美两强对抗中,两大之下难为小的牺牲品。
三、民进党若维持“台独”党纲现状不变,将会不利于2016大选
现时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面对“台独”党纲的争议采取暂不处理的方式,但在2016年“总统”大选越来越逼近之际,民进党势必得与国民党正面迎战,拖延战术恐将无用武之地。根据历次的国族认同调查,其实已经提供了清晰的资讯,台湾民众对于中华民族认同的超高稳定结构,使得海峡两岸无法一刀切割。因此,民进党必须正视“台独”党纲的处理,以期更广泛吸纳泛中国国族认同的台湾民众,否则想要赢得2016“总统”大选、重新执政,绝对是项不可能的任务。至于“台独”党纲的处理方式,依据今年第一季与本季的调查可以知道,“取消台独党纲”或“冻结台独党纲”都是台湾民众接受度较高的选项,提供民进党参考。
四、民进党若不修改“台独”党纲,难以推动民共正常交流
不仅对岸曾公开宣称,民进党不修“台独”党纲,绝不与之公开交流和建立正式关系,而且根据此次民调结果也显示,多数的台湾民众也赞同民进党“取消”或“冻结”台独党纲,有利于双方交流。显而易见的,民进党的“台独”党纲是民共互信与双方往来的障碍,冻结“台独”党纲是民进党踏出两岸和解道路的第一步。但需知这只是第一步,而且是消极的一步。因为如今台湾的整体环境已然改变,不仅有为数不少的大陆配偶、学生,以及陆客在台湾,大陆地区也有数十万之谱的台商及其子女;相较于此,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就显得落伍又局限。所以在“取消台独党纲”或“冻结台独党纲”后,还要如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铭所言,得视民进党未来能否提出“有意义且有实质效果的共识决议”,“积极塑造和平、与时俱进、理想务实的形象”,以展现出民进党具有处理两岸议题的能力来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