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法理与现实后,台湾人与中国人之关系
以“法理上我们是中华民国的国民,现实上我们是生活在台湾的台湾人”为前提进行询问。首先,“法理上我们是中华民国的国民,现实上我们是生活在台湾的台湾人”为前提进行询问。综合“积极认同至消极认同”的倾向来观察,包括“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23.2%)、“是台湾人也可以是中国人”(10%),以及“是台湾人,但不必否认是中国人”(27.6%)等三者,总计共60.8%。虽略低于去年年度平均63.8%,但较上一季的56.3%,增加约4.5%。而“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例则为34.3%,较上一季的37.5%,减少3.2%,但较之去年整体平均的31.3%,高出3%左右。
考虑台湾利益兼顾两岸和平发展后,台湾人与中国人之关系
在考量可确保台湾利益、又能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因素后,综合“积极认同至消极认同”的倾向观察,包括“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19.6%)、“是台湾人也可以是中国人”(12%),以及“是台湾人,但不必否认是中国人”(32.2%)等三者,总计共63.8%,超过六成。较上一季的60.2%,增加3.6%,与前六次调查平均63.6%相当。而在利益考量下仍选择“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例为28.2%,较上一季30.4%,减少2.2%。但较之前六次调查之平均(27.2%),增加近1%。
有人在台湾坚称自己是台湾人
进一步调查也发现,对于“有人在台湾坚称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但到大陆访问、办活动、做生意,却又宣称自己是中国人”的作法,52.2%的民众认为这是“面对现实,可谅解”的行为,高于“没原则,该批评”的30.6%,与上一季调查相比,未有明显变化。其中,年龄轻、高中以上学历,倾向“面对现实,可谅解”的比例也明显较高。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