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一个中国框架”的有利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推动落实“一个中国框架”已经具备不少有利因素。从两岸情势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经受住了考验,受到了两岸主流民意的高度支持;从岛内形势看,国民党高层承认“两岸非国与国关系”、认同“九二共识”;从国际形势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共识,这些都有利于下阶段“一个中国框架”的推动。具体而言: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受到两岸主流民意高度支持
近年来,大陆的两岸和平发展政策逐渐取得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同胞的广泛认同。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基础上,恢复两会协商,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给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同胞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利益。两岸和平发展方针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并得到岛内民众的广泛支持。2012年“大选”中,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同“九二共识”的马英九获得胜利,更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两岸目前的这种形势,为今后的两岸关系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也为巩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框架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二)国民党高层赞同“两岸同属一中”
就岛内政治环境而言,当前执政的国民党高层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人普遍持认同态度。2012年“大选”后,国民党多位高层更是在不同场合提出并强调“两岸同属一中” 。在3月份的“胡吴会”上,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即强调,“根据双方现行的体制及法律相关规定,彼此都坚持一个中国,但是对一个中国的内容,双方表述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求同存异,同的是‘两岸同属一中’,对于异的部分,我们正视现实,搁置争议” 。事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也评价吴伯雄所提“两岸同属一中”等论述是对未来两岸合作的大方向“做了非常明确的宣示” 。在出席2012年APEC会议之前,连战再度强调,“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基本原则”,“对于一个中国原则,这是非常基本明确的出发点,因此对此基本原则所引发的一些所谓的议题,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大原则很明确是基本的,共同的” 。在5月份的“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上,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会见贾庆林时也强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没有问题”,根据“我们的宪法”及“两岸有关的法规”,两岸的关系就是“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之间的关系 。这说明,在当前国民党内对于“两岸同属一中”以及“一个中国”原则有着一定程度的共识,有利于未来两岸继续求同存异,推动“一个中国框架”的落实。
(三)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
长期以来,“一中原则”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作为干涉两岸关系重要外部力量的美国、日本等国,虽然在台海问题上采取平衡策略,试图通过台湾制衡中国大陆,但在中美关系等大格局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得不考虑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影响而承认(acknowledge)“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去年初的“胡奥会”上发表的中美共同声明中,美方再度强调“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这表明,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原则并没有改变。对于推动“一个中国框架”来说,美国等西方国家尽管不一定持支持态度,但其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至少与“一个中国框架”不存在根本矛盾、不会对“一个中国框架”构成根本阻碍。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中原则”也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形成更清晰认知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氛围。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