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那烂陀大学不如所愿
中国的南海佛学院首批220名学生计划于9月份入学。而据公开报道,印度那烂陀大学2014年开始教学时仅有14名学生和11名教师。至2016年夏季时,那烂陀大学有学生60余名,学校董事会有12位成员,包括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北京大学教授王邦维等。但当年11月,杨荣文在那烂陀大学创校日辞去名誉校长一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杨荣文辞职原因是大学总督察、印度总统慕克吉没有知会他便突然解散原有董事会。
《新印度快报》报道认为,南海佛学院已任命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为首任院长。蓝毗尼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中国向来大力宣扬位于尼泊尔的这处佛教朝圣地,以抗衡印度境内佛教圣地的影响力。鉴于南海佛学院与尼泊尔、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等国佛教界关系密切,在这一领域的软实力外交中,它可能成为让印度“靠边站”的机构之一。对于这样的言论,一个名为“自豪的印度人”的读者留言称:“为何将印度没建好那烂陀归咎于中国?中国拥有自己的佛教传承和历史,而且南海佛学院并非抄袭那烂陀。中国人或许是希望将他们的佛学院与印度那烂陀建立联系,但前提是印度能够设法将它重新建起来。如果中国蓄意破坏印度的那烂陀项目,为何还向该项目捐款100万美元?有一点印度必须要意识到,那就是佛教并非只属于印度。怀有如此褊狭的成见,难怪那烂陀项目至今还没取得重大进展。”
新那烂陀大学发展不如民众所愿,还有很多原因。今年3月在比哈尔邦那烂陀举行了“21世纪佛教”国际大会,印度总统慕克吉出席。《环球时报》驻印度记者在大会现场看到,世界主要佛教领袖都出席了大会。但去那烂陀和菩提迦耶比较困难,离那烂陀最近的机场也有几十公里,要么从菩提迦耶,要么从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印度的几十公里常常意味着最少要走三到四个小时。因为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高速公路什么车都有,很多地方坑坑洼洼,开不起来。记者从巴特那到菩提迦耶100多公里走了5个多小时,从菩提迦耶返回那烂陀50公里左右,需要走2个多小时。那烂陀和菩提迦耶除了佛教遗址和大学外,其他地区都是农田和低矮的农村茅草房,偶尔有装饰一新的两层砖房,看起来像是当地大户人家。
[责任编辑: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