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声音
阿富汗是否会步伊拉克后尘?
认同阿富汗会成为伊拉克第二的人士认为,阿富汗是个以普什图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间存在严重分歧甚至存在相互之间的敌对情绪,上世纪90年代便因此爆发内战。
经过长时间较力,阿富汗总统选举的可信度已经被彻底侵蚀,这种情况可能继而削弱下届总统的权威,无论当政者是谁。未来阿富汗各族群之间可能爆发暴力事件,导致国家分裂。
反对者则称,把阿富汗和伊拉克混为一谈并不准确。因为阿富汗并不存在像伊拉克那样逊尼与什叶两派相争的现象。相反,几个世纪以来,阿富汗的权争一直都在七个不同族群间展开。普什图人可能占据着简单多数,但其他几个族群也在不同地区把握着当地多数。
认同的人称,由约24.8万现役军人和2.8万阿富汗地方警察组成的阿富汗国民安全部队,与伊拉克政府军一样,独立作战能力十分低下,且内部派系林立,无法完成重大作战使命。美军一旦撤走,300名ISIS武装分子击溃3万名伊拉克政府军的军事“奇迹”也许会在阿富汗重演。
反对的人则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驻阿美军的数量能够直接转化为对应的实际政治影响。相反,阿富汗民间则弥漫着浓重的反美情绪。有人甚至分析,卡尔扎伊为了消除民众的敌意,也刻意制造仇美的假象。近年来屡屡与美为难,主要是不希望在历史上留下给外国长期驻军开绿灯的恶名。
阿富汗的未来
9月4日至5日,北约峰会将在威尔士举行,其中一个议题是北约作战任务结束后,阿富汗安全部队将获得多少援助。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拒绝参加,理由是与华盛顿方面就阿富汗安全需求方面存在分歧。
但分析人士指出,在国际部队撤出后,阿富汗十有八九将要求部署外军来维护稳定。两个总统候选人已经表示,要与美国签署双边安全协定。也有人提出替代方案,一个主要来源于地区国家的多国部队可能是最可行的方案。
目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选出一个总统,弥补权力真空。专家称,阿富汗新总统应该建立一个根基广泛、建立在品德与能力基础之上的真正的多民族政府。
有些观察人士视野更广,他们认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维护阿富汗的安全上,几乎没有对阿富汗经济发展和司法制度等建设的长远规划。
再加上阿富汗是世界上罂粟种植和大麻产量的头号国家,稍有不慎,阿富汗将成为毒品恐怖主义泛滥的国家。(记者 杨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