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给斯诺登准确定位
对于斯诺登行踪的扑朔迷离,俄罗斯媒体在直播、百姓在议论,而世界在关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官方却反常地保持着沉默。俄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6月11日曾表示,如果斯诺登向俄罗斯提出政治避难请求,俄会考虑他的请求。然而,当斯诺登真的来到莫斯科,俄罗斯官方似乎突然没有那么“好客”了。俄《生意人报》24日12时55分披露“普京对斯诺登一无所知”。
但25日,俄官方终于打破沉默,毫不客气地回应美方的指责。俄外长拉夫罗夫强调,斯诺登并未进入俄罗斯境内。他说:“美国就斯诺登案指责俄罗斯违反了美国法律,甚至还说俄罗斯参与了阴谋,这一切都是毫无根据的,俄罗斯对此完全不能接受,俄罗斯不允许任何国家对其进行威胁。”他说:“斯诺登未曾跨越俄罗斯的边境线。”
莫斯科时间25时下午,正在芬兰访问的俄总统普京在图尔库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斯诺登目前还在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内。
普京强调:“美方所有对俄罗斯的指责都是胡说八道。俄情报部门从未与斯诺登合作过,也不打算与其合作。关于把他交给美国人,俄美之间没有引渡协议,斯诺登也没有在俄境内犯罪。还有一位阿桑奇先生,美国人把他认定为罪犯,也要求别的国家把他交给美国。但无论是阿桑奇还是斯诺登,都认为自己是法律的捍卫者和信息自由的斗士。请美国人想一想,要不要把斯诺登和阿桑奇这样的人关进监狱。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这样处理的,如同给乳猪剃毛一样——声音弄得很响,毛却剃下很少。”普京最后说,“我希望斯诺登尽快离开俄罗斯,希望这不会对俄美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我希望我们的伙伴明白这一点。斯诺登是个自由人,他越早确定目的地对我们和他本人越好!”
斯诺登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普京通过这番给力的讲话不仅把斯诺登与俄罗斯情报部门撇得干干净净,而且还使俄在斯诺登事件未来几天的发展中占据了主动和先机。而普京这道看似的“逐客令”其实也可以被视为对斯诺登的“留客令”。俄罗斯强力部门消息人士25日曾向俄新社透露,从理论上讲,斯诺登在预订航班过程中可以在机场过境区逗留到任何时间。而俄自由民主党领袖日里诺夫斯基则认为,斯诺登可能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停留10年,机场的中转区可成为斯诺登的“长期避难地”。
实际上,如果说斯诺登的离开是他自己的决定、由自己说了算的话。那么,现在的他向何处去?已不是由他自己能决定的了。原来一直表现相对主动的厄瓜多尔这两天似乎突然“谨慎”起来,有传闻称可能对其提供政治庇护的白俄罗斯也正式否认了相关报道。
显然,斯诺登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目前,他身上蕴含的政治价值一点也不亚于他的情报价值。6月26日的俄《生意人报》援引美国国务院消息人士的话说,斯诺登没有登上飞往古巴的飞机对美国而言是一个“好信号”。此人称:“目前,斯诺登的命运取决于莫斯科。我们可以猜想,俄特工特地把他控制在莫斯科,而俄官方正在琢磨如何应对美方的要求。”此人透露,“美国务院正在研究莫斯科回绝此要求后可能采取的各种应对方式。”而美国国务卿克里在飞往印度的飞机上也强调:“最近两年,美国应俄罗斯的请求向俄方引渡了7名有犯罪行为的俄公民,现在我们有权要回报。”
据俄《生意人报》透露,仅6月24日一天,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穆勒至少给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打过两次电话。而美国副国务卿博恩斯和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麦克弗尔也正在与俄外交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本周初,美国著名参议员格莱姆也致信俄驻美国大使基斯利亚克,要求其尽快考虑向美引渡斯诺登一事。据悉,美国务院已把俄罗斯作为就斯诺登一事开展全球外交攻势的主攻对象,并派重量级高官做俄工作,让俄明白此事的严肃性和严重性。
对于这些情况,美国的传统基金会资深研究员科恩对俄《生意人报》记者称,斯诺登事件再次反应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由于客观原因都有不好的问题。这还表明,美国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正在下滑,此事不是证明这一趋势的最后一件事。不过,科恩强调,中美经济关系太紧密,华盛顿没有对付北京的好办法,但华盛顿却有不少对俄施压的杠杆,如把《马格尼茨基名单》上的俄罗斯人从18人增加至180人、对叙利亚采取更强硬的行动、暂停与俄石油公司在北极区块上的合作等。对此,俄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认为,美国就斯诺登案对俄、中的威胁不会有任何结果,只能更加拉近两国。(关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