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手机但没有清洁饮用水
“不可思议的印度”,这是印度国家旅游局向全球推介印度的官方宣传口号。过去20年,印度经济高速增长,涌现了像塔塔、信实等蜚声国际的大企业。不过,印度的增长令世界仍然十分困惑。英国《金融时报》称,现在印度全国的手机数量超过了厕所。印度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超过非洲,但亿万富翁人数超过英国。印度既受到世界援助组织的关注,又吸引跨国企业前来投资。尽管经济有所下滑,但1991年经济危机期间印度储备空虚,而现在该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
印度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也成为世界对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信心。《环球时报》记者走访了新德里一户中产阶级家庭。他们所住的小区很大,高楼不少,但地下停车位少,私家车都密密地挤在小区道路两旁。这是一户五口人的知识分子家庭,住在一个约100平方米的房子里,老两口一间,儿子儿媳一间,女儿只好住客厅。他们家的客厅只有吊扇没空调,只有儿子儿媳的房间有台空调。实际上,他们一家五口人的工作都很体面,但他们说买不起另一套房。据他们介绍,他们的邻居有学者,有当工程师的,有当大学老师的,但在这些设施老化的楼房里都住了多年。
在印度,更令人困惑的是,许多穷人都拥有手机,但饮用水之类的问题却到现在都解决不了。到印度时,许多人提醒记者千万不要喝瓶装矿泉水之外的水,哪怕是烧开的。即使这样,记者仍闹了几次肚子。对记者的疑问,一名当地朋友一语点破印度的政治生态。他说,相对基础设施,政府更看重选票。所以一到选举,各政党争相向穷人派发手机,而基础设施就没人关心了。
对于记者提到种种困惑,尽管许多印度学者都自豪地表示“‘人口红利’让印度能够走得更平稳”,但也有学者带着隐忧地说,“人口过快增长也可能是一个大问题,印度的现实可能与大国梦相距还很远”。班加罗尔的历史学家拉马钱德拉认为,实际上,印度自1947年以来遇到的种种挑战,到目前并没克服多少。他说,“就在我们急不可待地希望信号灯变色的时候,有一个人曾提醒我们放慢速度,切莫一门心思追求生活富裕和享受。他就是圣雄甘地。尽管印度发展得很快,但绝不能忘记他的教诲。”